[1] |
HUANG Shuaibo2020:
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地区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28-32+38.
|
[2] |
PEI Jiaxue, RAN Bo, TIAN Ya, ZHANG Jiaming, ZHANG Ruixue, LIU Bang2020:
陆东凹陷后河地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6-9.
|
[3] |
WANG Chong2020:
雷家地区东部陡坡带角砾岩特征及储层识别,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42-45+49.
|
[4] |
郭瑞超, 王浩, 蒲娅琳, 李延钧, 隆辉, 沈秋媛2020:
显微荧光确定砂岩含气性与物性下限探讨——以蜀南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34-38.
|
[5] |
LIU Congning, WANG Shilin, YANG Lan2019:
南堡3号构造储层原生异常高孔隙带成因机制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1-5+9.
|
[6] |
CHEN Chang2017:
辽河坳陷大洼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储层识别,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35-37+43+123.
|
[7] |
Wang Juntao2016:
浙江临安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14-17+126-127.
|
[8] |
张栋梁, 梁晓伟, 刘森, 赵永刚, 牛小兵, 王成玉2016:
正宁-宜君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48-51+148.
|
[9] |
刘金华, 葛政俊2015:
闵桥地区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44-47+52+142.
|
[10] |
梁卫卫, 党海龙, 杜林徽, 王莉2015: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7-59+142.
|
[11] |
修金磊, 王晓, 刘胜涛, 缪颢, 丁洁荧2015: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28-30+145-146.
|
[12] |
赵继龙, 熊冉, 刘玲利, 曾庆鲁, 王俊鹏2014:
却勒地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31-34+38+147.
|
[13] |
Wei Xinhua2014:
辽河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29-32+154.
|
[14] |
Gong Zhenchao2014:
陆家堡凹陷白垩系下统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24-28+154.
|
[15] |
刘高红, 师清高, 龚建涛, 秦志成, 苏占德2014: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0-43+155.
|
[16] |
杨映涛, 张世华, 林小兵, 付菊, 伍玲2012: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特征及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14+136.
|
[17] |
王琳, 周文, 何胡军2011:
川北地区二叠系生物礁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28-31+142.
|
[18] |
王威, 盘昌林, 岳全玲2011:
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致密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0-12+5+4.
|
[19] |
杨磊, 张健飞, 江喻2010: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9-12+141.
|
[20] |
文慧俭, 马世忠, 刘忠宝, 刘广林2008:
吉林红岗北地区泉头组岩性油藏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4-17+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