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阳晓燕, 刘美佳, 张博, 赵汉卿, 刘超2020: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岩石应力敏感性对蒸汽驱的影响——以BZA油田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79-82.
|
[2] |
QI Guixue2020:
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76-80.
|
[3] |
薛国庆, 蒋开, 彭建峰, 向耀权2018:
考虑应力敏感及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压裂优化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01-105.
|
[4] |
张文彪, 李洪玺, 代琤2018:
异常高压应力敏感性气藏开发动态预测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79-81+85.
|
[5] |
刘享, 伊向艺, 李丹, 王彦龙, 问晓勇2017:
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4-97+133.
|
[6] |
王雪冰, 顾岱鸿, 周晓峰, 吴洁璞, 张稷瑜, 罗超2017:
不同黏土矿物胶结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样品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7-100+104+133-134.
|
[7] |
朱文娟, 杨志兴, 黄导武, 沈晓红, 时琼2017:
西湖凹陷低渗储层水的赋存状态及出水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1-93+133.
|
[8] |
朱文娟, 鹿克峰, 程超, 时琼, 宋刚祥2016:
西湖凹陷低渗砂岩气藏可动水饱和度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67-70+140-141.
|
[9] |
Liu Zixiong2016:
低渗气藏可动水识别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93-95+135+149.
|
[10] |
罗超, 顾岱鸿, 周晓峰, 闫子旺, 赵超2015:
超低渗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94-96+100.
|
[11] |
史浩, 周东红, 吕丁友2014:
基于有效应力的地层压力预测在渤海BZ1区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13-115+149.
|
[12] |
刘松青2013:
永和气田压裂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85-87+91+141.
|
[13] |
任茂, 欧彪, 廖忠会, 游利君, 兰林, 刘国发2013:
川西低渗砂岩储层损害评价技术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15-117+142.
|
[14] |
周思宾, 白玲2012:
镇泾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0-112+9.
|
[15] |
赵国英2011:
应用修正衰减曲线分析法标定苏10区块可采储量,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68-71+7-8.
|
[16] |
欧阳传湘, 张昕, 承宁, 刘杨2011:
低渗透储层气测与液测应力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28-130+10.
|
[17] |
张旭, 胡常忠, 刘建仪, 刘成川, 张箭, 彭光明2009:
河坝飞仙关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69-71+136.
|
[18] |
冯福平, 李召兵, 刘小明2009:
基于岩石力学理论的测井地层压力预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101-103+8.
|
[19] |
王金党, 宋娟, 李小玲, 王纪云, 牛新敏, 李晓平2008:
宝浪油田宝中区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70-72.
|
[20] |
胡常忠, 张建东, 龚科2007:
川北高压异常油藏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及对开发的影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