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UO Jing, ZHU Suihui, ZHANG Yan, ZHANG Chuyue, ZHOU Guangliang, ZHOU Jichun2020:
DC构造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对比与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88-90+95.
|
[2] |
WANG Xiaoqiang2018:
测试资料在火山岩气藏评价中的应用——以徐深气田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09-112+115.
|
[3] |
QU Licai2018: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46-50+124-125.
|
[4] |
蒋开, 向耀权, 薛国庆, 殷修杏, 管琳2017:
低渗气藏压裂水平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63-66.
|
[5] |
谢姗, 兰义飞, 焦扬, 艾庆琳, 袁继明2017:
长庆油田致密气藏气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73-75+79+133.
|
[6] |
钟高明, 赵密福, 李永刚, 赵兴安, 郑天龙, 梁杨2016:
火山岩致密凝灰岩气藏开发潜力分析——以松南火山岩气藏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91-94+149.
|
[7] |
王泰超, 李鑫, 刘学锋, 刘笑岩2014:
考虑地层压降的产水气井产能方程修正,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74-76.
|
[8] |
刘言, 倪杰, 陈海龙, 杨永华2014:
元坝气田超深高产气井产能评价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77-78+82+156.
|
[9] |
Liu Chunmei2014:
徐深气田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解释技术及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03-105+149.
|
[10] |
陶红胜, 侯云东, 高胜利, 魏新善20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井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68-70+148.
|
[11] |
赵勇, 王志刚, 荀威2013:
动态描述技术在元坝气田须三气藏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83-84+88.
|
[12] |
靳辉2012:
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气井产能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73-75.
|
[13] |
李辉, 李媛, 谢伟2011: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油气藏成藏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5-8+5.
|
[14] |
陈克勇, 段新国, 张永成2010:
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常规测井解释模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56-58+7.
|
[15] |
陈克勇, 阮宝涛, 李忠诚, 苏爱武2010:
长岭气田火山岩储层三维孔隙度建模方法,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38-41+140.
|
[16] |
杨露, 冯文光, 李海鹏2008:
异常高压气藏动态地质储量计算方法综述,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65-67+11.
|
[17] |
单衍胜, 张林炎2008:
松辽盆地南部长深气田深层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33-36+40+10.
|
[18] |
黄天虎, 段永刚2007:
气井产能预测综述,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43-47.
|
[19] |
李勇明, 郭建春, 赵金洲, 雷建永2005: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压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32-34+99.
|
[20] |
赵冀, 朱楠松, 薛国勤, 赵洁, 李克成1999:
一个计算凝析气井产能的经验公式,
石油地质与工程, 13, 20-21+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