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ZHAO Yingbin, MA Wuming, DING Yong2020:
哈301断块下白垩统阿尔善组沉积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10-15.
|
[2] |
WANG Lijuan, CHEN Xiaoping2020:
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24-29.
|
[3] |
LI Hongnan2020:
断陷湖盆陡坡带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模式——以辽河西部凹陷兴马地区沙三段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12-18.
|
[4] |
YUE Honglin, MA Shaoguang, CUI Longtao, LI Yang, CAO Long2019:
莱北低凸起物源供给能力及沉积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11-14+19.
|
[5] |
LUAN Ying2018:
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营城组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2-17+121-122.
|
[6] |
贾海松, 田晓平, 张婕茹, 韩建斌, 李强, 沈孝秀2018:
KL油田明化镇组富砂型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55-57+123.
|
[7] |
CAO Liwei2018: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周缘侏罗系露头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6-11+116.
|
[8] |
金小燕, 王清斌, 黄晓波, 赵国祥, 于茜2018:
辽西低凸起北段东二下亚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35-37+41+124.
|
[9] |
熊辉, 王勇, 贾秀容, 郭军参, 陈峰, 李小霞2017:
春光探区白垩系沉积特征及有利勘探相带,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38-40+43+123-124.
|
[10] |
Zhang Jinjin2016:
超低渗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及孔隙度计算——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6段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56-59+148-149.
|
[11] |
Zheng Jianzhong2016:
大民屯西陡坡沙四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52-55+147-148.
|
[12] |
文佳涛, 程奇, 吕坐彬, 张占女, 陈瑶, 李广龙2015:
锦州25-1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新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37-40+66+142.
|
[13] |
秦中正, 秦飞, 金燕林, 李伟才, 吴群, 闫永芳2013:
王集油田沉积特征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30-33+149.
|
[14] |
牛杏, 王任, 杨香华, 黄众, 李丹, 朱光辉2012:
North Carnarvon盆地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与有机质的空间展布,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5-19+144-145.
|
[15] |
初丽兰, 纪友亮, 张瑞峰, 张大智2009:
饶阳凹陷马西地区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16-19+22+5-6.
|
[16] |
崔建, 李建明, 居亚娟2008:
云南陆良盆地新近系茨营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4-6+9.
|
[17] |
高祥成, 钟建华, 雷敏, 孙钰2008: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以丰深1地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5-8+13.
|
[18] |
刘小琦, 李青斌, 王宏亮, 潘福友2007:
姚店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12-14+13-14.
|
[19] |
代黎明, 郭建华, 刘辰生, 旷理雄2006:
孤岛油田西区北馆陶组上段3-6砂层组沉积微相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14-16+3.
|
[20] |
刘成鑫, 纪友亮, 高振中2005:
孤东地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7-8+1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