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QI Guixue2020:
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76-80.
|
[2] |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202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49-53.
|
[3] |
JING Xiaobo2019:
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6-9.
|
[4] |
张小龙, 杨志兴, 鹿克峰, 简洁, 郑颖2018: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89-91+95+120.
|
[5] |
王妍芝, 许永勃, 袁海莉, 毛建英2017:
冷湖地区新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8-91+133.
|
[6] |
刘享, 伊向艺, 李丹, 王彦龙, 问晓勇2017:
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4-97+133.
|
[7] |
刘鑫, 田景春, 王峰201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敏感性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96-98.
|
[8] |
尚婷, 韩小琴, 乔向阳, 曹红霞, 侯雪英, 吴海燕2015: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盒8段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01-103+142+149.
|
[9] |
赵宇2014:
王集地区核三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9-21.
|
[10] |
马光华, 钱凤燕, 高东华, 时阳2013:
南堡凹陷3号构造油藏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68-71.
|
[11] |
司玉梅, 刘洪涛, 张艳丽, 先花, 查旋, 文梦琼2013:
赵凹油田泌304井区浅层系储层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28-130+142.
|
[12] |
周思宾, 白玲2012:
镇泾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0-112+9.
|
[13] |
李晓琴2012:
下寺湾油田北沟北部长2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83-84+87+147-148.
|
[14] |
张奉, 孙卫, 韩宗元2011:
沙埝油田沙7断块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9-22+133-134.
|
[15] |
张凡磊, 张曙振2009:
沙埝油田阜三段测井储层评价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44-46+7.
|
[16] |
郭艳东, 赵英杰, 李治平2008:
大庆油田萨零组粉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58-60+16.
|
[17] |
孟召平, 朱绍军, 张润钊200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4+13.
|
[18] |
王金党, 宋娟, 李小玲, 王纪云, 牛新敏, 李晓平2008:
宝浪油田宝中区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70-72.
|
[19] |
曹忠辉, 程少林2006: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粘土矿物及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10-13.
|
[20] |
王勇毅, 石磊2003:
油气储层敏感性伤害机理识别方法及应用实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54-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