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ZHANG Yuchen, SUN Wei, WANG Tong, CUI Zhezhi, HAN Yang2019:
姬塬地区长6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与含油气性关系,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54-59.
|
[2] |
JIA Jialei2018:
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泾河长8段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61-65+123-124.
|
[3] |
GAO Hui2018:
红河油田长8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44-47+51+123.
|
[4] |
吴育平, 孙卫, 魏驰, 吕可2018:
姬塬地区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9-23+122.
|
[5] |
周钰桐, 杨昭, 李传琳2017:
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孔喉微观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70-73+133.
|
[6] |
唐明远, 贾永禄, 李阳, 周家林, 张楚, 刘林松2017:
张韩地区长8_2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65-69+132-133.
|
[7] |
赵栋, 魏小龙, 李耀龙, 袁义东2017:
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成岩演化与孔隙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34-38+132.
|
[8] |
赵煜, 孙卫, 桑宇, 陈强2017:
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不同类型成岩相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39-43+132.
|
[9] |
朱亚林, 董浩, 刘进龙, 张锦, 高扬, 于亮2016:
上畛子地区长6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69-72+129.
|
[10] |
Yang Yi2016:
旬邑-宜君区块长3段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75-79+147-148.
|
[11] |
李康, 陈芳萍, 石彬, 畅斌, 罗麟, 蔺建武, 郭欢迎2016:
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区块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42-44+147.
|
[12] |
代金友, 李建霆, 赵晨晖, 杨大有2014: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29-32+143.
|
[13] |
甘俊奇, 王俊文, 吴忠宝, 陈建阳2014: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95-97+102+157.
|
[14] |
魏虎, 任大忠, 高飞, 辛翠平, 王念喜2013: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物性影响——以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块长2油藏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26-29+138.
|
[15] |
代金友, 张博, 王宝刚2012:
靖边气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29-31+158.
|
[16] |
陈冲, 朱悦, 巩彬鹏, 袁鹏2012:
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49-51+146.
|
[17] |
许永涛, 朱玉双, 张洪军, 张欢, 何奉鹏2011:
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储层特征及孔渗特性控制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25-28+5-6.
|
[18] |
张奉, 孙卫, 韩宗元2011:
沙埝油田沙7断块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9-22+133-134.
|
[19] |
郑杰, 孙卫, 魏虎2010:
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40-43+6-7.
|
[20] |
柯小平, 龙玉梅, 付春华, 欧风平2006:
盐湖沉积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演化模式——以马王庙油田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13-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