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8217 CN 41-1388/TE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 202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49-53.
引用本文: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 202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49-53.
HUAN Jinlai, YANG Li, DAI Baixiang, GAN Yongnian, WANG Yu. 2020: Reservoi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Liushagang formation in X oilfield of Wushi sag.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49-53.
Citation: HUAN Jinlai, YANG Li, DAI Baixiang, GAN Yongnian, WANG Yu. 2020: Reservoi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Liushagang formation in X oilfield of Wushi sag.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49-53.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南海西部海域低渗油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6ZX0502400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郇金来(1984-),男,工程师,现从事油气田评价研究工作。E-mai:huanjl@cnooc.com.cn。

  • 中图分类号: TE112.23

Reservoi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Liushagang formation in X oilfield of Wushi sag

  • 摘要: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复杂,敏感性强。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多种分析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储层敏感性试验,分析储层敏感性规律以及敏感性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砂砾岩储层水敏性极强,细砂岩储层水敏性中等偏强;砂砾岩储层在单相盐水中速敏性中等,临界流速为0.965 m/d,在单相中性油中速敏性弱,无临界流速,细砂岩储层无速敏性;储层整体酸敏性中等偏弱、碱敏性弱。黏土矿物和胶结物含量、类型、产状以及岩石孔隙结构是引起储层较强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建议在钻完井工作中做好工作液与地层流体之间的配伍,同时在地层条件下控制注采流速,避免储层损害。
  • MOORE J E.Clay mineralogy problem in oil recovery:part 1[J].Petroleum Engineer,1960,32(2):40-47.
    吴胜和,熊琦华.油气储层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徐同台,王行信,张有瑜,等.中国含油气盆地黏土矿物[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7-84.
    卢欢,王清斌,杜晓峰,等.低渗透储层类型划分及储层敏感性主控因素——以渤海海域古近系为例[J].石油学报,2019,40(11):1331-1345

    ,1367.
    王有智,郑洪涛,田彦林.方正断陷白垩系砂砾岩成岩作用及对储层物性的控制[J]. 特种油气藏, 2019, 26(4):38-44.
    陈波,孙国强,史基安,等.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8,8(2):7-13.
    刘享,伊向艺,李丹,等.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31(5):94-97.
    柳娜,南珺祥,刘伟.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和长8储层特征及酸敏机理[J].石油学报,2008,29(4):588-591.
    张关龙,陈世悦,鄢继华.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黏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敏感性影响[J].矿物学报,2006,26(1):99-106.
    彭仕宓,尹旭,张继春,等.注水开发中黏土矿物及其岩石敏感性的演化模式[J].石油学报,2006,27(4):71-75.
    贾统权.黏土矿物与油藏演化的对应关系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以正理庄油田樊131区块沙四段滩坝砂油藏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5):12-15.
    王妍芝,许永勃,袁海莉,等.冷湖地区新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 31(1):88-91.
    崔璀,郑荣才,蒋宜勤,等.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特征及敏感性[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2):398-408.
    胡德胜,邓勇,张建新,等.乌石凹陷东区古近系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38(4):27-36.
    董清水,孟庆涛,贾钰,等.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敏感性储层类型及分布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3):231-243.
  • [1] LOU Min, YANG Xianghua, YAO Guangqing, JIANG Ping, QIU Lingyue2020:  乌石凹陷流沙港组高岭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演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30-35.
    [2] CAO Jiangjun2018: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77-81.
    [3] 张小龙, 杨志兴, 鹿克峰, 简洁, 郑颖2018: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89-91+95+120.
    [4] 蒋文博, 丁晓军, 郭华黏, 许姗姗, 黄斌, 李信2018:  黏土矿物预测方程的建立及在东营油田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95-97+125.
    [5] 王妍芝, 许永勃, 袁海莉, 毛建英2017:  冷湖地区新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8-91+133.
    [6] 刘享, 伊向艺, 李丹, 王彦龙, 问晓勇2017:  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4-97+133.
    [7] 王雪冰, 顾岱鸿, 周晓峰, 吴洁璞, 张稷瑜, 罗超2017:  不同黏土矿物胶结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样品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7-100+104+133-134.
    [8] 刘鑫, 田景春, 王峰201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敏感性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96-98.
    [9] Lu Yanqiu2016:  强水敏感性稠油油藏黏土热膨胀性特征研究——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126-128+150.
    [10] 罗超, 顾岱鸿, 周晓峰, 闫子旺, 赵超2015:  超低渗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94-96+100.
    [11] 张绍亮, 秦兰芝, 余逸凡, 唐贤君2014: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下段沉积相特征及模式,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5-8+145.
    [12] 陈佳, 聂军, 刘玉霞, 李珊, 叶建国2014:  腰滩油田银集区块阜三段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27-129.
    [13] 司玉梅, 刘洪涛, 张艳丽, 先花, 查旋, 文梦琼2013:  赵凹油田泌304井区浅层系储层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28-130+142.
    [14] 马光华, 钱凤燕, 高东华, 时阳2013:  南堡凹陷3号构造油藏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68-71.
    [15] 李晓琴2012:  下寺湾油田北沟北部长2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83-84+87+147-148.
    [16] 王金党, 宋娟, 李小玲, 王纪云, 牛新敏, 李晓平2008:  宝浪油田宝中区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70-72.
    [17] 孟召平, 朱绍军, 张润钊200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4+13.
    [18] 郭艳东, 赵英杰, 李治平2008:  大庆油田萨零组粉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58-60+16.
    [19] 曹忠辉, 程少林2006: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粘土矿物及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10-13.
    [20] 王勇毅, 石磊2003:  油气储层敏感性伤害机理识别方法及应用实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54-56+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4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4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13
  • 修回日期:  2020-04-30
  • 刊出日期:  2020-12-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