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8217 CN 41-1388/TE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甘俊奇 王俊文 吴忠宝 陈建阳

甘俊奇, 王俊文, 吴忠宝, 陈建阳. 2014: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05): 95-97+102+157.
引用本文: 甘俊奇, 王俊文, 吴忠宝, 陈建阳. 2014: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05): 95-97+102+157.
Gan Junqi, . 2014: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glutenite reservoir in Hailaer oilfield.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8(05): 95-97+102+157.
Citation: Gan Junqi, . 2014: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glutenite reservoir in Hailaer oilfield.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8(05): 95-97+102+157.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青年创新基金(2010-A-26-19)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glutenite reservoir in Hailaer oilfield

  • 摘要: 基于岩心物性和压汞曲线等实验资料,研究了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砂砾岩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孔渗相关性差;孔喉半径分布以双峰态为主;渗透率与平均孔隙半径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渗透率的对数与分选系数、特征结构参数的对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排驱压力与渗透率具有双对数线性关系,与分选系数具有线性关系;退汞效率与渗透率具有幂函数关系,与分选系数具有线性关系。
  • [1]胡复唐.砂砾岩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26-53.
    [2]李联五.双河油田砂砾岩油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36.
    [3]罗明高.碎屑岩储层岩石结构模态的定量模型[J].石油学报,1991,12(4):27-39.
    [4]罗明高,张庭辉.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及分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13(2):201-209.
    [5]高约有.双河油田砂砾岩渗流特征研究[J].河南石油,1994,8(3):14-21.
    [6]高约有,张新宁,师树义.双河油田砂砾岩油藏微观水驱油机理[J].河南石油,1996,10(4):14-17.
    [7]王珊,胡望水,李相明,等.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1):38-40.
    [8]顾玉君,申晓娟,吴爱红,等.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岩性识别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2):40-42.
    [9]赵跃华,王敏.双河油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分类及影响因素[J].石油学报,1994,15(4):31-39.
    [10]林玉保.喇嘛甸油田砂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6):39-42.
    [11]王新江,张丽萍,石京平.海拉尔油田孔隙结构特征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6):91-94.
    [12]郑杰,孙卫,魏虎.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2):40-43.
    [13]张奉,孙卫,韩宗元.沙埝油田沙7断块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19-22.
    [14]张娟.H油田B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宏观参数的影响[J].油气地球物理,2012,10(3):63-65.
    [15]毛伟,王海艳.呼和诺仁油田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2,2(4):1-4.
    [16]陈冲,朱悦,巩彬鹏,等.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6):49-51.
    [17]魏虎,任大忠,高飞,等.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物性影响——以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块长2油藏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2):26-29.
    [18]王剑峰.呼和诺仁油田A区块南二段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3,25(4):50-53.
    [19]于兴河.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91-197.
  • [1] LI Cunrong, ZHANG Yuguang, LIU Yu, SHANG Litao, HOU Baohuai, QI Shilong2019:  海拉尔油田低产低效区块引效压裂治理技术,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94-97.
    [2] 唐明远, 贾永禄, 李阳, 周家林, 张楚, 刘林松2017:  张韩地区长8_2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65-69+132-133.
    [3] Yang Yi2016:  旬邑-宜君区块长3段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75-79+147-148.
    [4] Cao Gang2016:  东辛油田永1区块砂砾岩储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18-20+25+127.
    [5] 代金友, 李建霆, 赵晨晖, 杨大有2014: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29-32+143.
    [6] 吴浩兵2013:  海拉尔油田南屯储层压裂施工分析及处理措施,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03-104+149.
    [7] 魏虎, 任大忠, 高飞, 辛翠平, 王念喜2013: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物性影响——以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块长2油藏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26-29+138.
    [8] 杨丽晶2012:  VTK垂直钻井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88-90+148.
    [9] 陈冲, 朱悦, 巩彬鹏, 袁鹏2012:  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49-51+146.
    [10] 代金友, 张博, 王宝刚2012:  靖边气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29-31+158.
    [11] 张奉, 孙卫, 韩宗元2011:  沙埝油田沙7断块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9-22+133-134.
    [12] 郑杰, 孙卫, 魏虎2010:  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40-43+6-7.
    [13] 顾玉君, 申晓娟, 吴爱红, 李晓华, 汪佳荣, 阚朝晖2009: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岩性识别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40-42+72+6.
    [14] 柯小平, 龙玉梅, 付春华, 欧风平2006:  盐湖沉积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演化模式——以马王庙油田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13-16+5.
    [15] 赵跃华, 王敏, 樊社民2002:  宝浪油田储层渗流参数特征及油层伤害机理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16, 23-27+3.
    [16] 孙来喜, 徐学品, 高凤珍, 孙建平, 柏红霞, 朱军2001:  双河油田不同渗透性储层含水上升规律及挖潜, 石油地质与工程, 15, 23-25+2.
    [17] 陈程, 王秀兰, 卢栋, 卢晓鸥2001:  双河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5, 15-18+60.
    [18] 罗跃, 王志龙, 张小平, 周红灯, 刘德军, 杨玉良2000:  裂缝孔隙型储层钻井完井保护技术, 石油地质与工程, 14, 16-18+60.
    [19] 吴应川, 陈民锋, 冷风1998:  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12, 13-17+59.
    [20] 谢云龙, 孙继伟, 秦先智, 柏红霞, 周强, 孙建平1998:  双河油田砂砾油藏油水运动规律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12, 28-31+58-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9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5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