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202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49-53.
|
[2] |
SI Shanghua, LI Jianming, LI Xu, YAN Guanyu, HE Wangxue2019:
渝东武隆–石柱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21-25.
|
[3] |
ZHOU Jialin2017:
柳杨堡气田盒1段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11+16+121-122.
|
[4] |
刘享, 伊向艺, 李丹, 王彦龙, 问晓勇2017:
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4-97+133.
|
[5] |
王妍芝, 许永勃, 袁海莉, 毛建英2017:
冷湖地区新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8-91+133.
|
[6] |
Xu Yanzheng2016:
红河油田延11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48-51+55+140.
|
[7] |
张驰, 王峰, 田景春, 张浩2015: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45-48+147.
|
[8] |
尚婷, 韩小琴, 乔向阳, 曹红霞, 侯雪英, 吴海燕2015: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盒8段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01-103+142+149.
|
[9] |
刘高红, 师清高, 龚建涛, 秦志成, 苏占德2014: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0-43+155.
|
[10] |
赵冠军, 牛会玲2014:
蜀南地区黄家场-隆昌构造雷一~1段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33-36+155.
|
[11] |
齐婷婷, 齐新陇, 陆艳萍2013:
苏77区块山2~3段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51-54+149-150.
|
[12] |
牛晓燕2013:
柴窝堡三维区储层特征与测井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36-38+138-139.
|
[13] |
杨映涛, 张世华, 林小兵, 付菊, 伍玲2012: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特征及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14+136.
|
[14] |
李晓琴2012:
下寺湾油田北沟北部长2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83-84+87+147-148.
|
[15] |
杨磊, 张健飞, 江喻2010: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9-12+141.
|
[16] |
郭双亭, 何明喜, 周建文, 杜建波, 曹建康, 谢其锋2008:
安徽望江—潜山盆地碎屑岩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23-26+9-10.
|
[17] |
崔秀芝, 谭海芳, 刘丽琼, 孙振龙, 吴玉霞, 袁恩祥2008: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凹陷中生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46-47+50+3.
|
[18] |
孟召平, 朱绍军, 张润钊200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4+13.
|
[19] |
马光阳, 赵林, 马超2006:
马王庙油田储层伤害机理及解堵技术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75-77+12.
|
[20] |
汪绍卫, 彭超, 汪成芳2005:
江汉盆地盐间非砂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31-34+1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