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明远, 贾永禄, 李阳, 周家林, 张楚, 刘林松2017:
张韩地区长8_2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65-69+132-133.
|
[2] |
赵栋, 魏小龙, 李耀龙, 袁义东2017:
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成岩演化与孔隙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34-38+132.
|
[3] |
Yang Yi2016:
旬邑-宜君区块长3段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75-79+147-148.
|
[4] |
代金友, 晏宁平, 李子龙, 姚静2016:
靖边气田陕181—陕400井区奥陶纪古地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1-4+146.
|
[5] |
吴凤, 田飞, 段昕婷, 邓南涛, 李广涛201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0-53+146.
|
[6] |
陈小梅, 刘璐2015: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油藏高产主控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66-68+148.
|
[7] |
邓南涛, 段昕婷, 杨超, 张庆, 陈义国201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71-74+147.
|
[8] |
代金友, 李建霆, 赵晨晖, 杨大有2014: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29-32+143.
|
[9] |
甘俊奇, 王俊文, 吴忠宝, 陈建阳2014:
海拉尔油田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95-97+102+157.
|
[10] |
刘高红, 师清高, 龚建涛, 秦志成, 苏占德2014: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0-43+155.
|
[11] |
秦卫军, 张庆洲, 应芳芳, 李书恒, 杨军侠2014: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_1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7+145.
|
[12] |
代金友, 张博, 王宝刚2014:
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微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3+145.
|
[13] |
董新秀, 邵先杰, 武泽, 李士才, 于向东, 王海洋2014: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碳酸盐岩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90-94+157.
|
[14] |
陈冲, 朱悦, 巩彬鹏, 袁鹏2012:
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49-51+146.
|
[15] |
杨超, 任来义, 贺永红, 刘二虎, 金芳, 史鹏20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山西组山1段储层地质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27-29+33+6.
|
[16] |
张奉, 孙卫, 韩宗元2011:
沙埝油田沙7断块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9-22+133-134.
|
[17] |
代金友, 李建霆, 罗祥毅2011:
靖边气田古岩溶及其控藏机制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4+141.
|
[18] |
郑杰, 孙卫, 魏虎2010:
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40-43+6-7.
|
[19] |
孟宪富, 陈堂锁, 洛跃雄, 张金, 张遂, 付玉丽2009:
鄂尔多斯盆地杏河地区长6油组不同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20-22+133.
|
[20] |
Wang YouP, Bao Ying1999:
油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石油地质与工程, 13, 23-2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