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HEN Jianwen, ZHANG Xiaobo, HAN Zhan, ZENG Fenghuang, WANG Yue, ZHU Yushuang2020: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2_3沉积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61-65.
|
[2] |
SANG Shizhe, DENG Baokang, MA Zhenyu, GUO Keyong, LIU Lang, LIU Yuanliang2020: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6_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86-89+93.
|
[3] |
SHANG Jianxia, XUE Guoqing, YUAN Lingrong, CHEN Jian, YE Miao2019:
文昌A油田主力油组潮坪相划分及优势储层预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31-35.
|
[4] |
WANG Xu2018:
洛河油田长7油藏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51-54+123.
|
[5] |
周钰桐, 杨昭, 李传琳2017:
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孔喉微观结构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70-73+133.
|
[6] |
代金友, 王胜华, 王静, 李子龙, 张慧先2015: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8+153.
|
[7] |
秦中正, 秦飞, 金燕林, 李伟才, 吴群, 闫永芳2013:
王集油田沉积特征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30-33+149.
|
[8] |
房利利, 王桂成, 房海涛, 徐永强, 薛涛2013:
直罗油田张家湾开发区长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72-75+78+150-151.
|
[9] |
胡望水, 徐博, 刘浩, 吴鹏, 马琳芮2012:
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其沉积模式,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5-8+12+157.
|
[10] |
金燕林, 秦飞2012:
宝中Ⅱ+Ⅲ低渗储层沉积砂体层次性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3-16+157-158.
|
[11] |
李功强, 赵永刚, 陈利雯2011:
镇泾油田长8_1段储层测井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41-44+3.
|
[12] |
任大忠, 孙卫, 魏虎, 马二平, 师调调2011:
白豹油田白306区块长8_1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6-9+5.
|
[13] |
石鲁豫, 孙卫, 刘军锋2011:
马岭油田中一区延10储层分类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53-57+2.
|
[14] |
尹艳树, 张杨, 陈执勤, 妙辛2010:
井楼油田北区细分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16-18+5.
|
[15] |
李涛, 徐静刚, 韩东, 温德顺, 魏玉萍2010: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5-8+12+141.
|
[16] |
李相明, 黎成, 洛跃雄2007: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11-13+9.
|
[17] |
黄文科, 侯海峰2007:
坨七断块9~1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47-49+13.
|
[18] |
贾容2007: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18-20+24+14.
|
[19] |
夏鹏远, 许世芹, 任重海, 万晓伟, 蒋恕, 廖远涛2003:
文西油田文209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11-14+7.
|
[20] |
肖卫权, 唐青山, 邵先杰, 张玉霞, 曲直2002:
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水道式重力流砂体沉积微相特点及储集物性,
石油地质与工程, 16, 7-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