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郇金来, 杨丽, 代百祥, 甘永年, 王玉202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49-53.
|
[2] |
TANG Mingyuan2017:
大牛地气田马五_5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29-32+131-132.
|
[3] |
储铭汇, 何青, 陈付虎, 张永春, 王帆2017:
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固井完井及改造方式优化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114-117.
|
[4] |
王雪冰, 顾岱鸿, 周晓峰, 吴洁璞, 张稷瑜, 罗超2017:
不同黏土矿物胶结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样品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7-100+104+133-134.
|
[5] |
王妍芝, 许永勃, 袁海莉, 毛建英2017:
冷湖地区新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8-91+133.
|
[6] |
刘鑫, 田景春, 王峰201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敏感性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96-98.
|
[7] |
尚婷, 韩小琴, 乔向阳, 曹红霞, 侯雪英, 吴海燕2015: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盒8段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01-103+142+149.
|
[8] |
吴永峰, 雷涛, 刘绪钢, 归平军2015: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5+145.
|
[9] |
张鑫, 田景春, 张涛, 刘鑫, 王峰2015:
召51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42-45.
|
[10] |
司玉梅, 刘洪涛, 张艳丽, 先花, 查旋, 文梦琼2013:
赵凹油田泌304井区浅层系储层敏感性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28-130+142.
|
[11] |
马光华, 钱凤燕, 高东华, 时阳2013:
南堡凹陷3号构造油藏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68-71.
|
[12] |
刘绪钢2012:
大牛地气田高产井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62-64+7.
|
[13] |
李晓琴2012:
下寺湾油田北沟北部长2储层敏感性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83-84+87+147-148.
|
[14] |
欧阳传湘, 张昕, 承宁, 刘杨2011:
低渗透储层气测与液测应力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28-130+10.
|
[15] |
郭艳东, 赵英杰, 李治平2008:
大庆油田萨零组粉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58-60+16.
|
[16] |
王金党, 宋娟, 李小玲, 王纪云, 牛新敏, 李晓平2008:
宝浪油田宝中区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70-72.
|
[17] |
胡常忠, 张建东, 龚科2007:
川北高压异常油藏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及对开发的影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46-48.
|
[18] |
曹忠辉2005: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自然伽马曲线测井相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23-24+35-98.
|
[19] |
王玉林2003:
济阳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与层序地层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1-3+5.
|
[20] |
王勇毅, 石磊2003:
油气储层敏感性伤害机理识别方法及应用实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54-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