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WANG Fujin, QUAN Hong, GUO Feng, ZHANG Ge, JIAO Hongyan2019:
郝家油田河4断块沙二10油藏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50-54.
|
[2] |
ZHAO Dingding, SUN Wei, LUO Bin, WU Yuping, LI Guannan2019:
致密砂岩气藏孔渗结构下限及对气水分布的影响——以苏里格气田苏48和苏120区块储层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76-81.
|
[3] |
WANG Xu2018:
洛河油田长7油藏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51-54+123.
|
[4] |
ZHOU Jialin2017:
柳杨堡气田盒1段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8-11+16+121-122.
|
[5] |
王彦良, 王建国, 常森, 曹朋亮, 王力2017: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五_5厚层白云岩储层成因,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20-25+126.
|
[6] |
代金友, 谢建慧, 李子龙, 任茜莹, 张慧先2017:
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分类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57-60+132.
|
[7] |
吴永峰, 雷涛, 刘绪钢, 归平军2015: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5+145.
|
[8] |
修金磊, 王晓, 刘胜涛, 缪颢, 丁洁荧2015: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28-30+145-146.
|
[9] |
代金友, 王胜华, 王静, 李子龙, 张慧先2015: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8+153.
|
[10] |
代金友, 张博, 王宝刚2014:
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微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3+145.
|
[11] |
魏旭, 侯中健2013:
苏里格召30井区盒8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39-42+149.
|
[12] |
杨映涛, 张世华, 林小兵, 付菊, 伍玲2012: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特征及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14+136.
|
[13] |
任大忠, 孙卫, 魏虎, 马二平, 师调调2011:
白豹油田白306区块长8_1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6-9+5.
|
[14] |
王琳, 周文, 何胡军2011:
川北地区二叠系生物礁储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28-31+142.
|
[15] |
牛会玲, 谢润成, 戴建文, 瞿子易, 金文辉2010:
靖边气田盒8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16-19+5-6.
|
[16] |
李涛, 徐静刚, 韩东, 温德顺, 魏玉萍2010: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5-8+12+141.
|
[17] |
杨磊, 张健飞, 江喻2010: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9-12+141.
|
[18] |
文慧俭, 马世忠, 刘忠宝, 刘广林2008:
吉林红岗北地区泉头组岩性油藏储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4-17+9-10.
|
[19] |
肖卫权, 唐青山, 邵先杰, 张玉霞, 曲直2002:
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水道式重力流砂体沉积微相特点及储集物性,
石油地质与工程, 16, 7-10+4.
|
[20] |
姚光庆, 周锋德2002: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砂体储层宏观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16, 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