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8217 CN 41-1388/TE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塔里木盆地北部前中生界潜山断裂特征——以三道桥东地区为例

曹远志 徐浩 韩博 韩强

曹远志, 徐浩, 韩博, 韩强. 2020: 塔里木盆地北部前中生界潜山断裂特征——以三道桥东地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1-7.
引用本文: 曹远志, 徐浩, 韩博, 韩强. 2020: 塔里木盆地北部前中生界潜山断裂特征——以三道桥东地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1-7.
CAO Yuanzhi, XU Hao, HAN Bo, HAN Qiang. 2020: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on reservoirs of pre Mesozoic buried hill in northern Tarim basin——by taking the east of Sandaoqiao area as an example.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1-7.
Citation: CAO Yuanzhi, XU Hao, HAN Bo, HAN Qiang. 2020: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on reservoirs of pre Mesozoic buried hill in northern Tarim basin——by taking the east of Sandaoqiao area as an example.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1-7.

塔里木盆地北部前中生界潜山断裂特征——以三道桥东地区为例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7ZX05005004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曹远志(1982-),男,工程师,现从事油气勘探工作。E-mail:xuhaohzh@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E111.2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on reservoirs of pre Mesozoic buried hill in northern Tarim basin——by taking the east of Sandaoqiao area as an example

  • 摘要: 以三道桥东地区新三维资料为基础,对沙雅隆起北部前中生界潜山断裂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断裂形成期次,同时对不同性质断裂油气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雅隆起北部前中生界潜山发育逆断层、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平面上存在北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三组走向。轮台断裂以南的走滑断层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平面上呈北北东向;轮台断裂以北走滑断裂受到海西期逆断层改造,剖面上具有“视逆实正”的特点,平面上呈北东向。北北东向逆断层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晚期–海西运动早期,定型于海西运动晚期;北西向正断层与海西晚期二叠系火山活动有关;近东西向断裂逆冲断层形成于海西运动末期–印支运动期。不同性质、不同期次的断裂对于潜山圈闭的形成具有建设意义,逆断层控制断裂构造带的形成,形成了背斜、断背斜、断块等构造圈闭。与火山岩有关的张性断层、走滑断层能有效改善碳酸盐岩的储集条件。
  • 王燮培,严俊君.塔里木盆地北部断裂格架分析[J].地球科学,1995,20(3):237-242.
    龚铭,邵鸿良,伍鸿,等.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样式与油气关系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1):11-21.
    云露,蒋华山.塔河油田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6):768-775.
    韩强,杨子川,李弘艳,等.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三道桥潜山结构与储层特征[J].地质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7,39(1):103-113.
    汤良杰,金之钧,张一伟,等.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1999,13(1):93-98.
    谢大庆,郑孟林,蒋华山,等.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 37(3):398-409.
    杨勇,汤良杰,刁新东,等.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断裂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39(1):89-97.
    罗小龙,汤良杰,谢大庆,等.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构造样式与油气成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3):38-52.
    张光亚,薛良清.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1-5.
    何发岐,梅廉夫,费琪,等.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圈闭的形成及其含油气性——以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5):418-423.
    胡文革.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及攻关方向[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0,10(2):1-10.
    李兵,邓尚,李王鹏,等.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走滑断裂体系活动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J].特种油气藏, 2019, 26(4):45-51.
    罗枭,刘俊锋,张磊,等.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特种油气藏,2018,25(2):19-24.
    曲国胜,张宁,刘洁,等.塔北隆起-库车坳陷区中新生代基底-盖层构造变形机理[J].地质通报,2004,23(2):113-119.
    何松林,张小兵.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T74不整合面古构造演变过程[J].断块油气田,2019,26(4):409-414.
    陈楚铭,卢华复,王国强,等.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叠加构造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 1998, 4(3):294-302.
    陈秀艳,罗平,贾进华,等.塔北中部石炭系东河砂岩物源及沉积体系[J].海相油气地质, 2013, 18(2):23-28.
    张传恒,杜维良,刘典波,等.塔里木北部周缘前陆盆地早二叠世快速迁移与沉积相突变:俯冲板片拆沉的响应[J].地质学报,2006,80(6):785-791.
    何治亮,毛洪斌,周晓芬,等.塔里木多旋回盆地与复式油气系统[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21(3):207-21.
    汤良杰,漆立新,邱海峻,等.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J]. 岩石学报, 2012, 28(8):2569-2583.
    汤良杰,李萌,杨勇,等.塔里木盆地主要前陆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 37(1):46-56.
    韩强,杨子川,李宗杰,等.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震旦纪地层特征与U-Pb年龄约束[J].地层学杂志, 2017,39(1):534-597.
    龚铭,邵鸿良,伍厚泽,等.塔里木盆地断裂世代初探[J].石油实验地质,1995,17(2):105-113.
    何登发,赵文智.中国叠合型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J].地学前缘,2000,7(3):23-37.
    陈汉林,杨树锋,王清华,等.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J].中国地质,2006,33(3):545-552.
    崔海峰,滕团余,郑多明,等.英买力-牙哈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J].高校地质学报,2009,15(1):100-107.
    邱华标,印婷,曹自成.塔里木盆地北坡走滑断裂特征与奥陶系油气[J].海相油气地质,2017,22(4):44-52.
    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3):257-267.
  • [1] YU Baocai, MU Yu, REN Xiaofeng, CAI Fang, YAO Hailin, LUO Danting2020: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矿物组分计算模型建立——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X亚段储层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36-41.
    [2] 孙旭, 柯式镇, 尹成芳, 郑树桐2017: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26-29+123.
    [3] 刘丰, 吴奎, 王冰洁, 张如才, 郑彧2017:  辽中凹陷南洼A走滑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1-6+125.
    [4] 于晓菲, 于子超, 薛迪, 李超, 郭文媛2017:  泰国呵叻盆地H区块二叠系-三叠系构造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9-13+130.
    [5] 冯许魁, 刘永彬, 韩长伟, 严威, 董磊, 赫英福2015: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裂谷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10+145.
    [6] 刘行军, 刘颖卓, 金仁高, 金小慧, 王高科, 李海龙2015: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气层识别,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73-76+110+156.
    [7] 黄苇, 马中远, 张黎2014:  FMI成像测井在碳酸盐岩裂缝和断层研究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4-46+120+146.
    [8] 刘少治, 孙国忠, 熊冉201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4-8+137.
    [9] 龙小军, 胡望水, 李涛, 何瑶瑶2011: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断裂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5-8+133.
    [10] 贺电波, 李才, 史浩2010:  渤中21-2潜山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54-57+86+7.
    [11] 程翠, 何希鹏, 陆亚秋2009:  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奥陶系礁滩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21-24+3+2.
    [12] 胡望水, 刘云, 程超, 朱名昭, 左晨晓2009:  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藏的圈闭类型及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21-24+134-135.
    [13] 刘红军, 王军锋, 宋桂桥2006:  塔里木盆地高大沙丘区炮检点整体偏移效果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21-23+10.
    [14] 李丽贤, 白云飞, 罗涛, 张冬梅, 李霞, 胡艳莎2006: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速度场的建立及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25-27+6.
    [15] 唐志军, 马桂清2006:  提高塔里木盆地钻井速度的认识与对策,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61-63+1-2.
    [16] 李小红, 王勇, 朱学江, 贾全根, 马秀国2003: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西区块地震勘探激发因素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14-15.
    [17] 邱荣华, 李永林, 肖学, 严永新, 于明德, 杨云飞2003: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1-5+3.
    [18] 唐民安, 孙宝玲, 李江涛2001:  塔里木喀什坳陷构造变形与油气关系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5, 6-8+2.
    [19] 詹伟, 唐泉, 王辉, 宫继萍1999:  巴什托构造石炭-二叠系流体压力封存箱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13, 7-9+59.
    [20] Zhang Pengde, Huang Taizhu, et al1999: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主要负反转断裂及其控油作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3, 7-13+5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52
  • HTML全文浏览量:  81
  • PDF下载量:  29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23
  • 修回日期:  2020-06-16
  • 刊出日期:  2020-12-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