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WU Tingwen2020:
春光油田稀油防砂举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105-107+112.
|
[2] |
李春云, 刘洪涛, 解勇珍, 毛为成, 李洲, 李晓平2020:
春光油田沙湾组疏松砂岩油藏出砂规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118-122.
|
[3] |
WANG Gaofeng, ZHANG Zhisheng, YANG Chengwei, CHEN Zhenbo, WANG Jingyao, ZHANG Jinliang2020: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 66-70.
|
[4] |
MA Hai2019:
春光油田井筒掺稀降黏稠稀油动态混合流动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90-93.
|
[5] |
马海, 王海娟, 柴细琼, 杜亚军2018:
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降黏技术应用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20-122+126.
|
[6] |
李伟才, 黎锡瑜, 樊晓伊, 侯振2018:
春光油田复杂源外油藏成藏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1-5+121.
|
[7] |
王孟江, 燕收广, 王超强, 王新亮, 李飞鹏, 李军强2017:
春光油田稠油流体特性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67-69+73+125.
|
[8] |
黎腾, 王鹏飞, 岳欣欣, 李瑜玲, 李秋菊, 李俨2016:
油藏开发区叠置砂体刻画技术研究——以春光油田春2-6井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62-64+148.
|
[9] |
王勇, 李风勋, 丁洁荧, 金芸芸, 陈丽丽, 陈叙安2015: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探区沉积演化及含油砂体分布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4+153.
|
[10] |
龙卫江, 梁超贤, 百宗虎, 曹辰, 彭彬彬, 韩璐2015:
中深薄层边际稠油油藏开发动用研究——以春光油田春10井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08-109+112+149.
|
[11] |
丁帅伟, 姜汉桥, 赵冀, 李俊键, 周代余, 旷曦域2015:
水驱砂岩油藏优势通道识别综述,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132-136+149.
|
[12] |
陈萍, 西涛涛, 张凡, 智刚2014:
春光油田春10井区沙湾组油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47-49+156.
|
[13] |
李风勋, 王勇, 陈丽丽, 马宁远, 马荣芳2014: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油田勘探启示,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1-3+142.
|
[14] |
杨菲, 龙卫江, 马奎祥, 李会君, 张金通, 邵志芳2014:
春光油田排2单元稀油岩性油藏油井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54-56+147.
|
[15] |
马奎祥, 尤丽铭, 杨菲, 林硕, 邵志芳, 张金通2012:
稀油岩性油藏合理开发技术界限研究——以春光油田排2油藏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77-80+160-161.
|
[16] |
武雅黎, 彭芳芳, 严霞霞, 马利娟, 邓雨生2011:
春光油田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及优化,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10-112+9.
|
[17] |
柳锦云2008:
辽河坳陷砂岩油藏饱和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57-59+3-4.
|
[18] |
熊光勤, 徐建政, 毕建福, 刘丽2005:
陈堡油田K_2t_1~3厚油层内隔夹层研究与利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26-29+3.
|
[19] |
贾国奇, 武萍萍2003:
一种用生产数据拟合预测聚合物驱产量的方法,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27-28+8.
|
[20] |
喻高明, 李建雄, 朱杰1998:
韵律性砂岩油藏不同部位注水开发效果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12, 17-2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