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OUYANG Siqi, MENG Ziyuan2019:
特低-超低渗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长8段储层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62-67.
|
[2] |
YU Peirong, QI Xiaoxia2019:
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油井见水特征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76-79.
|
[3] |
HE Biyun2018: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68-71+124-125.
|
[4] |
JIA Jialei2018:
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泾河长8段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61-65+123-124.
|
[5] |
杨传奇, 陈世海, 王晓辉, 吴江平, 刘佳庆2017:
鄂尔多斯盆地王洼子地区长4+5、长6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4-7+121.
|
[6] |
梁卫卫, 崔鹏兴, 孙景丽, 丁磊, 龚娟, 杜林徽2017:
鄂尔多斯盆地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1, 12-14+19+125.
|
[7] |
刘威, 张春生, 方金, 马雪娟2016:
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长7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37-40+147.
|
[8] |
马艳丽, 李成, 淡卫东, 张三, 杨孝, 任瑞清201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32-37+146-147.
|
[9] |
陈小梅, 刘璐2015: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油藏高产主控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66-68+148.
|
[10] |
邓杰, 刘璐2015: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低渗透储层成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3-55+147.
|
[11] |
吴凤, 田飞, 段昕婷, 邓南涛, 李广涛201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 50-53+146.
|
[12] |
陶红胜, 侯云东, 高胜利, 魏新善20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井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68-70+148.
|
[13] |
Han Chunlin2014:
泌阳凹陷梨树凹地区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8, 39-41+45+147.
|
[14] |
杨锐, 彭德堂, 潘仁芳, 石书缘, 张莉20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物源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5+136.
|
[15] |
杨建鹏2011: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4+5储层特征与低渗成因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23-26+134.
|
[16] |
万力, 刘建斌, 李显路, 吕亚亮, 胡书奎, 米萌2009:
赵凹油田泌304区块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39-41+6-7.
|
[17] |
柴华, 胡望水, 唐友军, 谢锐杰, 周贺, 李宗贤2008:
辽河盆地宋家洼陷中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22-24+14.
|
[18] |
施琰, 罗顺社, 韩永林, 王海红, 李进步, 罗进雄2007:
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11-14+9.
|
[19] |
郭景会, 白德胜, 冯有利2007:
济源盆地三叠系谭庄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1, 1-3+6+9.
|
[20] |
唐民安, 李江涛, 孙宝玲200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宜君地区中生界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石油地质与工程, 15, 4-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