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8217 CN 41-1388/TE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考虑聚合物非牛顿性和渗流附加阻力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方法

刘凡 吴学林 周文胜 王凯

刘凡, 吴学林, 周文胜, 王凯. 2020: 考虑聚合物非牛顿性和渗流附加阻力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方法.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83-88.
引用本文: 刘凡, 吴学林, 周文胜, 王凯. 2020: 考虑聚合物非牛顿性和渗流附加阻力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方法. 石油地质与工程, 34(05): 83-88.
LIU Fan, WU Xuelin, ZHOU Wensheng, WANG Kai. 2020: Evaluation method of early polymer injection effect in offshore oilfields considering nonNewtonian behavior of polymer and additional seepage resistance.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83-88.
Citation: LIU Fan, WU Xuelin, ZHOU Wensheng, WANG Kai. 2020: Evaluation method of early polymer injection effect in offshore oilfields considering nonNewtonian behavior of polymer and additional seepage resistance.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34(05): 83-88.

考虑聚合物非牛顿性和渗流附加阻力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2016ZX05025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凡(1987-),女,博士,工程师,现从事油田动态跟踪和预测、油气田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等工作。E-mail:liufan4@cnooc.com.cn。

  • 中图分类号: TE357;TE53

Evaluation method of early polymer injection effect in offshore oilfields considering nonNewtonian behavior of polymer and additional seepage resistance

  • 摘要: 海上油田早期聚合物驱注聚时间早,水驱阶段短,传统霍尔曲线无法进行早期聚合物驱有效性评价。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在考虑聚合物溶液的非牛顿性、渗流附加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评价早期注聚效果的改进霍尔曲线。利用现场数据,针对注聚井绘制改进霍尔曲线图版,并依据图版中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求解出注聚任意时刻地下聚合物溶液的流态指数、波及范围内的平均有效工作黏度、流动系数、阻力系数等评价指标。理论计算结果经实验验证,结果可靠,从而为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
  • BUELL R S.Analyzing injectivity of non-newtonian fluids:An application of the hall plot[D].Golden:Colorado School of Mines,1986.
    BUELL R S, KAZEML M, POETTMANN F H.Analyzing injectivity of polymer solutions with the Hall Plot[J].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1990:41-46.
    高淑玲,邵振波,顾根深. 霍尔曲线在聚驱过程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3):119-121.
    张国浩,王刚,刘斌,等.渤海油田早期注聚特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以S油田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32(2):96-98.
    韩利娟.油气开采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学院,2004.
    HALL H N. How to analyze waterflood injection well performance[J].World Oil,1963:128-130.
    刘睿.海上早期聚合物驱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0.
    张志英,姜汉桥.聚合物溶液注入附加阻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89-92.
    夏惠芬.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渗流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1-92.
    张建国,雷光伦,张艳玉.油气层渗流力学[M].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172-192.
    康晓东,冯国智,张贤松,等.评价注聚效果的Hall导数曲线法[J].中国海上油气,2007,19(3):173-175.
    吕成远,王建,孙志刚.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2):86-89.
  • [1] WANG Xinran, ZHOU Fengjun, LIU Bin, YAN Guanshan, ZHANG Zhenjie2019:  海上注聚油田聚合物强化泡沫驱实验研究与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33, 92-96.
    [2] 张国浩, 王刚, 刘斌, 魏舒, 张伟2018:  渤海油田早期注聚特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以S油田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32, 96-98+102+125.
    [3] 韩岐清, 李少甫, 韩涛2016:  抽油杆扶正器液流阻力模拟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30, 133-134+137.
    [4] 姚展华, 赵世华, 任秋军, 蔡茂佳, 李晓祥, 宿永鹏2013:  关于浅层气井压井液安全附加值的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7, 108-110.
    [5] 李芳朝, 金东丽, 沈德梅, 郑绪兰, 秦菲, 田大忠2012:  分质分压注聚技术在双河油田的试验,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113-114.
    [6] 郑浩, 张迎春, 王惠芝, 周凤军, 党胜国, 王迪2012:  海上中低粘度油田早期聚合物驱开采特征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6, 48-50+7.
    [7] 韩洪升, 王立陈, 陈鸿鹍, 任师华, 杨杰2011:  高效抽油泵凡尔阻力实验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5, 125-127+130.
    [8] 郑旭, 赵春明, 王世民, 雷源2010:  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动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133-136.
    [9] 陈红梅, 杨磊, 周华, 宋丽丽2010:  二类油层分质分压注聚效果与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112-113+116+143.
    [10] 张世东2010:  聚驱配注工艺粘损分析方法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4, 118-120.
    [11] 颜菲, 刘京, 罗成, 乔煊威, 于梦红2009:  非活性硝酸粉末技术在水井增注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97-98+102.
    [12] 杨志成, 刘月田, 陈方园2009:  改进的聚类法在水平井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3, 60-63.
    [13] 赵玉坤, 丁波, 贾环朝, 赵晓卫, 冯红波, 蔡婷2008:  注聚污水曝气处理参数优化及效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2, 102-103.
    [14] 董文军, 冯毅, 单晶, 黄春燕, 王学宏, 张廷飞2006:  注聚转后续分层注水井防聚合物返吐技术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52-53.
    [15] 吕爱民, 姚军, 薛兆杰2006:  注聚后水驱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31-33.
    [16] 张向华2006:  孤东油田注聚区系统调剖技术,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42-43+46+11.
    [17] 辛长静, 何幼斌, 董桂玉2006:  毛管压力曲线在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 57-59+109.
    [18] 崔英, 丁庆昌, 田荣焕, 王艳霞, 金东丽, 雷海东2005:  动态调整技术在注聚开发中的应用与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9, 25-27+98.
    [19] 彭江, 贾松伟, 彭其权, 卢军, 张洪2003:  PAC和两性离子钻井液体系改进及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 17, 63-65.
    [20] 侯健, 李振泉, 张以根, 张贤松, 邵勇2001:  系统方法在注聚方案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 15, 35-38+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9-26
  • 修回日期:  2020-04-10
  • 刊出日期:  2020-12-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